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_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_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_久久蜜桃香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_av在线免费播放网站

今天是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歡迎光臨本站 

江蘇科技項目申報資訊

揚州市各區縣專精特新企業申報獎勵補貼匯編及認定條件流程細則

文字:[大][中][小]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23/11/17     瀏覽次數:    
以下小編將為大家說說揚州市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區、開發區、儀征市、高郵市各區縣專精特新企業申報獎勵補貼匯編及認定條件流程等內容,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聯系小編為您解答!

以下小編將為大家說說揚州市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區、開發區、儀征市、高郵市各區縣專精特新企業申報獎勵補貼匯編及認定條件流程等內容,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聯系小編為您解答!

專人免費指導電話:19855109130/15855199550(可加v)

臥濤小編可以為您帶來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代賬、財稅規劃、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推廣等輔導規劃。


2023年各地區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目標表 

單位:家 

地區 

2023年新增目標 

創新型中小企業 

市級專精特新 

中小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 

中小企業 

國家級專精特新 

“小巨人” 

國家制造業 

單項冠軍 

寶應縣 

90 

30 

12 

高郵市 

120 

40 

16 

儀征市 

90 

30 

12 

江都區 

120 

40 

16 

邗江區 

120 

40 

16 

廣陵區 

50 

20 

12 

經濟技術開發區 

30 

20 

12 

生態科技新城 

10 

—— 

—— 



揚州市2023年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方案

為貫徹落實關于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引領我市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更大力度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根據《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蘇政辦發〔2023〕3號)、《揚州市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揚促中小辦發〔2022〕8號),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把專精特新作為中小企業發展的主攻方向,以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和高質量發展為主要目標,聚焦“323+1”先進制造業集群和13條重點優勢產業鏈建設,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建立完善協同促進的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成長賦能、政策支持、服務保障等四大體系,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加快成為穩增長、促轉型、強產業、鑄品牌的關鍵力量,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產業科創名城提供堅實支撐。

二、培育目標

——優質主體更加壯大。構建以專精特新企業為主體的制造業優質企業矩陣,形成12家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60家以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80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600家以上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梯隊。

——創新能力更加強勁。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成為自主可控產業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戶均研發投入強度達到5%左右、擁有一類知識產權5個以上,推動達成產學研協議100項左右,促成技術轉移合作和新產品新技術推廣應用項目各30項左右。

——生產管理更加精益。加快專精特新企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步伐,提升質量、品牌、標準競爭力,核心業務數字化工具普及率達到70%左右,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項目500項,創建省級以上質量標桿3個、智能制造標桿10個、綠色制造標桿13個。

——強基固鏈更加堅實。發揮專精特新企業在強基固鏈中的關鍵作用,13條重點優勢產業鏈專精特新企業集聚度達到10%左右,專精特新企業參與產業基礎再造、關鍵核心技術(裝備)攻關、產業基礎領域先進技術產品轉化應用目錄、首臺(套)重大裝備項目占比超過30%,創建省級以上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1—2個。

——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建立完善資源集聚、功能多樣、服務規范的線上線下專精特新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政務專員、專家智庫和社會化專業服務,力爭新增省級以上小企業創業基地1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10個。

三、重點任務

(一)建立完善梯度培育體系

1.擴充完善優質企業培育庫。重點從先進制造業集群、13條重點優勢產業鏈和工業“五基”領域中優先選擇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四新”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股權投資機構投資的企業,充實培育庫。對入庫企業精準“畫像”,開展針對性指導,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600家以上。〔責任部門:市工信局、科技局、市場監管局、金融監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功能區管委會。以下均需各地落實,不再列出;完成時間:2023年4月底〕

2.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根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評價指標體系要求,對創新型中小企業“一企一冊”建立培育檔案、制定提升計劃、跟蹤服務輔導,滾動培育200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作為申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后備企業,做好申報輔導,力爭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0家以上。(責任部門:市工信局,完成時間:2023年9月底)

3.聚力打造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圍繞工業“五基”等重點產業鏈強基固鏈領域,在現有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遴選100家“種子企業”,對照國家認定標準,逐戶分析優勢劣勢,制定“鍛長板”“補短板”清單,明確努力方向,“一對一”開展服務指導,力爭新增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2家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家以上。(責任部門:市工信局,完成時間:2023年6月底)

(二)建立完善成長賦能體系

4.實施科技成果賦智專精特新企業專項行動。開展企業研發機構高質量提升計劃,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研究能力,獨立或聯合建設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聯合創新中心,優先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建設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工信局、發改委、人社局)。深化產學研合作,定期發布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創新成果清單和專精特新企業研發攻關需求清單,組織高校院所專題拜訪對接活動,支持校(所)企開展訂單式研發和關鍵技術攻關,推動達成產學研合作協議100項左右(責任部門:市科技局)。擴大科技成果轉化,組織中國創新挑戰賽、科技成果直通車、專利(成果)拍賣季、創新挑戰季等活動,邀請科技鎮長團、專家服務團、技術轉移專業服務團和科技人才服務專員精準對接專精特新企業,促成技術轉移合作項目30項左右(責任部門:市科技局)。推廣應用一批新產品新技術,編制專精特新企業新產品目錄,爭取列入省重點推廣應用的新產品新技術目錄30項。支持首臺套重大裝備、首批次新材料等創新產品首購、首試、首用,優先納入政府采購范圍,通過協議供貨、單一來源等方式給予政策支持(責任部門:市工信局、財政局)。開展專精特新企業知識產權提檔升級行動,鼓勵引導專精特新企業圍繞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有針對性的專利布局,大力提升高價值專利擁有量。開展專精特新企業申請專利預審和專利優先審查培訓,幫助企業快速取得授權。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申報省高價值專利培育項目、省工業品牌項目、市級知識產權項目,新增各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示范企業)20家。〔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

5.實施產業生態賦強專精特新企業專項行動。實施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裝備)攻關項目,制定13個優勢產業鏈專精特新企業產品(技術)圖譜,結合國家產業基礎創新發展目錄,制定企業重點技術創新計劃30項,按產業鏈和企業發展需要征集梳理補鏈強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通過揭榜掛帥、競爭立項等方式,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實施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責任部門:市工信局、科技局)。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支持集群龍頭企業和產業鏈鏈主企業開放供應鏈和技術鏈,發布產品配套和技術協同研發需求清單,將配套專精特新企業納入共同的供應鏈、質量、標準、認證體系,推動建立細分領域旗艦型平臺企業(責任部門:市工信局、市場監管局)。組織產業鏈配套合作活動,定期征集專精特新企業供需信息,推薦給省產業鏈線上供需對接平臺,推薦融入全省“領航企業”供應鏈體系;發揮大企業和集群促進機構、公共服務平臺和展會作用,定期組織行業采購對接洽談會,推動就地就近協作配套。鼓勵企業運用跨境電商開拓國際市場,為企業參與國內外展會和走出去、搶訂單提供風險保障,給予資金扶持(責任部門:市工信局、商務局、揚州海關)。支持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加大省級開發園區和市級產業園區對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的考核力度,每個縣(市、區)至少選擇一個集聚度高、技術先進、創新能力強、發展空間大、地域特色明顯的產業集群,推動集群做強主導產業,形成一批核心配套產品,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配套能力,全市爭創1—2個省級以上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責任部門:市工信局、商務局)。支持一批綠色發展標桿項目,實施節能改造項目100項,創建省級以上綠色工廠10家、綠色領軍企業3家。(責任部門:市工信局、生態環境局)

6.實施數字化賦能專精特新企業專項行動。推動數字化評價全覆蓋,推行專精特新企業智能制造顧問和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制度,指導企業對照開展數字化水平自評價,對有需求的企業開展免費診斷,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水平達到3級左右。推進核心業務數字化,優先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項目,省級以上企業核心業務數字化工具應用率達到100%,完成智能化改造項目500項、通過兩化融合貫標30家,認定星級上云企業100家、工業設計中心20家,創建省級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車間)10個。促進融入數字化生態,組織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針對專精特新企業需求,開發集成一批面向典型場景和生產環節的工業APP。培育1-2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企業(平臺),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一對一”的數字化轉型服務。(責任部門:市工信局)

7.實施金融賦力專精特新企業專項行動。優化信貸服務,進一步發揮專精特新企業金融顧問作用,指導企業制定融資方案,改進財務管理,引薦專精特新專屬金融產品和服務(責任部門:人行揚州市中心支行、揚州銀保監分局)。加大信貸投放,增加“科技創新再貸款”“蘇創融”等政策性產品投入,安排再貸款再貼現資金10億元,鼓勵金融機構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優惠貸款或票據貼現服務。增加中長期貸款和知識產權、應收賬款、環境權益等動產質押產品投放,推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和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增量擴面,推廣知識產權保險業務,推動成立知識產權保險共同體,新增金融機構專精特新企業貸款20億元(責任部門:人行揚州市中心支行、揚州銀保監分局)。支持上市發展,發揮區域性股權市場與全國股轉系統綠色通道審查機制、全國股轉系統與北交所掛牌上市直聯機制優勢,對67家專精特新上市后備企業開展精準輔導,支持在“新三板”和江蘇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專板掛牌、在北交所等交易所上市,新增3-5家上市掛牌企業。(責任部門:市金融監管局)

8.實施人才賦技專精特新企業專項行動。建立專精特新企業人才檔案,支持引進具有引領性、原創性、突破性技術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大技能人才、管理人才培育力度。支持引進高層次人才,征集市“綠揚金鳳計劃”、省“雙創計劃”和國家人才計劃項目,鼓勵專精特新企業組建關鍵核心技術人才攻關聯合體,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人才享受相應人才政策待遇(責任部門: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支持技能人才培養,暢通專精特新企業優秀人才職稱評價綠色通道,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試點開展高級職稱自主評審。支持開展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和申報訂單班項目,培訓技能人才超過5萬人次,培養企業新型學徒1000人以上(責任部門:市人社局、教育局)。加強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開展“英才名匠”等領軍人才培訓計劃,組織專精特新企業家專題培訓并給予資助。(責任部門:市工信局)

9.實施質量品牌標準賦值專精特新企業專項行動。引導專精特新企業提升質量、品牌、標準,推動構建質量競爭型企業矩陣。實施質量提升專項行動,面向專精特新企業推廣應用卓越績效、精益生產等先進管理方法,新增省級以上質量標桿3個左右。強化自主品牌培育,推進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江蘇精品”、參加“中國品牌日”活動,新增“江蘇精品”企業5家左右。發揮標準領航作用,提升專精特新企業標準化競爭意識,引導專利密集型企業開展專利標準融合試點,新增專精特新企業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30項。〔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

(三)集成優化政策支撐體系

10.加大財政支持。落實好國家和省各項惠企政策,確保直達快享、應享盡享,積極幫助企業爭取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和省政府投資基金的支持。調整優化現有政策,在市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用于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其他有關支持產業和企業發展的財政資金,對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可在現行政策獎勵標準基礎上上浮一定比例或提高獎勵限額。鼓勵各縣(市、區)、功能區設立專精特新企業獎補資金。(責任部門:市財政局、稅務局、發改委、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

11.加大投資基金支持力度。鼓勵科創母基金設立“專精特新”種子基金,定期摸排專精特新企業股權融資需求并向投資機構推薦,定期舉辦企業沙龍,開展項目路演、資本對接、上市輔導等活動,加大政府投資基金及市場化子基金對專精特新企業項目直投、反投力度,政府投資基金體系投資5家左右專精特新企業。(責任部門:市國金集團、金融監管局)

12.加強生產要素保障。對專精特新企業項目核準備案、環評、安評、能評等優化審批流程,涉企執法檢查中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對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用地項目開展一站式全流程代辦幫辦服務,對因增資擴產需要新增用地的專精特新企業各地努力給予安排用地指標,對不新增用地擴大產能的在符合規劃條件下可適當提高容積率,支持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定制化、高標準產業用房。幫助協調解決污染物排放總量平衡,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間努力給予能源電力保供。(責任部門:市政務辦、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環境局、應急管理局、發改委、工信局)

(四)鞏固提升公共服務體系

13.完善線上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服務平臺。依托網上市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服務子平臺,加強與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和“蘇企通”平臺的對接,實現政策推送、項目申報、成果發布、案例宣傳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務。通過“我來辦”等平臺對企業訴求快速辦理。(責任部門:市工信局)

14.有效發揮服務專員作用。根據企業需求進一步充實專精特新企業服務專員、金融顧問、科技顧問、質量總監等專員隊伍,提供精準服務。加強市縣兩級服務力量建設,新增服務專員40人,覆蓋至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重點培育企業和上市后備企業,舉辦“專精特新企業服務專員”培訓班。(責任部門:市工信局、科技局、市場監管局、金融監管局、人行揚州市中心支行)

15.整合利用好各類優質服務資源。建設企業服務聯盟,整合行業協會、科研院所、投融資機構、公共服務平臺、龍頭企業等優質資源,為專精特新企業成長提供精準服務,對服務成效明顯的給予獎勵。制定專精特新企業“1+X”加速成長計劃,舉辦“專精特新企業沙龍”,邀請專家智庫定期開展政策解讀、項目輔導服務。組織“專精特新企業標桿游學”,對標一流企業開展考察學習活動。分行業組織專精特新企業參與區域性投融資對接、產業人才交流合作等活動。組織高質量發展巡診,省市協同為專精特新企業開展“一對一”公益巡診服務。支持參與“創客中國”等創新創業大賽活動,促進優質產業項目落地轉化。(責任部門: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將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納入年度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市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組織制定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分工協同抓好落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功能區管委會負責本地區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要將相關工作納入考核評價體系,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培育方案,明確辦實事項目,強化政企互動,加大政策服務保障,組織對標創建,激發涌現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推動專精特新企業盡快成長壯大。(責任部門: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二)強化工作推進。完善跨部門的專精特新企業名單推送機制,對專精特新企業項目實施清單式服務,定期發布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成果。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雙月看、半年比、年度評”督查推進機制,定期對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進行觀摩、調度,推出一批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中的先進典型案例。(責任部門: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三)做好宣傳推廣。充分運用揚州日報等主流媒體、政府部門門戶網站以及“兩微一端”等新媒體新技術,講好“專精特新”故事,選樹一批可比可學的典型,總結一批改革創新舉措,在全社會營造支持推動專精特新企業蓬勃發展的良好氛圍。(責任部門: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2023年揚州市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評分細則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激發涌現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性,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產業科創名城提供有力支撐,根據《揚州市2023年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方案》,制定本評分細則:   

一、評分對象

各縣(市、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科技新城。

二、評分內容

對照《揚州市2023年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方案》,對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評價采用百分制,并設加減分項。

(一)目標完成情況(共100分)

1.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共80分)

按照當年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目標完成率賦分。其中:

目標完成率=新增實際數/新增目標數*100%。

新增目標數=當年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目標數*3+當年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目標數*1。

新增實際數=當年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際數*3+當年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實際數*1。

2.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情況(共20分)

(1)新增數量(10分)。按目標完成率(新增實際數/新增目標數*100%)賦分。

(2)年度數據更新(10分)。按更新率(當年年報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數/上年通過評價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數*100%)賦分。

(二)加分項

1.當年每新增1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加5分。

2.當年每新增1家國家重點支持“小巨人”企業加5分,每新增1個省工信廳專精特新專項獎勵資金項目加2分。

3.當年本級財政設立專精特新企業專項獎補項目的加1分;當年工作具有全市首創性或獲得市級以上推廣表彰的加1分。

(三)減分項

1.當年應復核未復核的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每有1家扣5分;應復核未復核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每有1家扣2分。

2.未制定年度培育方案的扣1分。

3.未及時完成典型案例宣傳、運行監測等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的,每次扣0.1分。

(四)評價得分

1.總分=目標完成分+加減分;         

2.總分達到100分的地區得滿分。總分按比例折算成高質量考核得分。

三、評價方式

(一)核查內容

根據工信部、省工信廳認定文件和“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服務平臺”統計數據確定。其中,加減分結合各地相關佐證材料和市工信局統計數據確定。

(二)核查程序

市工信局牽頭,會同市考核辦、市政府辦進行審核評分,考核結果報相關市領導復核,報市考核工作委員會審定。

結果運用

將“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納入2023年度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頁
[向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做人人 | 91成人久久 | 18pao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 欧美色另类 | 欧美一级黄视频 |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 | sesee99| 泰剧19禁啪啪无遮挡大尺度 | 成人毛片免费 | av在线播放免费 | 欧美成人se01短视频在线看 | 爱视频福利 |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 wwwcom国产 | 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 成品片a免费直接观看 | 久久精品性视频 | 羞羞的视频免费观看 | 少妇一级淫片免费看 |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色淫视频 | 欧美一级黄色录像片 | 午夜神马电影网 | 亚洲第九十九页 | 九九热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午夜精品老牛av一区二区三区 | 激情小说色 | 成人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 日本成人在线播放 |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 久久老司机 | 91精品国产日韩91久久久久久360 | 一本色道久久久888 国产一国产精品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高潮视频 | 久久精品欧美视频 | 欧美成人福利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毛片a区| 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